描写竹子的优美诗句
一、团扇不摇风自举,盈盈翠竹,纤纤白苎,不受些儿暑。——文征明《青玉案·庭下石榴花乱吐》
二、竹影和诗瘦,梅花入梦香。——王庭筠《绝句·竹影和诗瘦》
三、隔牖风惊竹,开门雪满山。——王维《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》
四、道人庭宇静,苔色连深竹。——柳宗元《晨诣超师院读禅经》
五、苍苍竹林寺,杳杳钟声晚。——刘长卿《送灵澈上人》
六、润逼琴丝,寒侵枕障,虫网吹黏帘竹。——周邦彦《大酺·越调春雨》
七、绿竹半含箨,新梢才出墙。——杜甫《严郑公宅同咏竹》
八、竹坞无尘水槛清,相思迢递隔重城。——李商隐《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》
九、竹径通幽处,禅房花木深。——常建《题破山寺后禅院》
十、西风稍急喧窗竹,停又续,腻脸悬双玉。——阎选《河传·秋雨》
十一、窗前竹叶,凛凛狂风折。——张淑芳《满路花·冬》
十二、性孤高似柏,阿娇金屋。——陆容《满江红·咏竹》
十三、凭阑半日独无言,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。——李煜《虞美人·风回小院庭芜绿》
十四、窗间梅熟落蒂,墙下笋成出林。——范成大《喜晴》
十五、一丛萱草,几竿修竹,数叶芭蕉。——石孝友《眼儿媚·愁云淡淡雨潇潇》
十六、何夜无月?何处无竹柏?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。——苏轼《记承天寺夜游/记承天夜游》
十七、土花曾染湘娥黛,铅泪难消。——纳兰性德《采桑子·土花曾染湘娥黛》
十八、水绕陂田竹绕篱,榆钱落尽槿花稀。——张舜民《村居·水绕陂田竹绕篱》
十九、修竹傍林开,乔松倚岩列。——德隐《新秋晚眺》
二十、片帆西去,一声谁喷霜竹。——辛弃疾《念奴娇·登建康赏心亭呈史致道留守》
二十一、高节志凌云,不敢当滕——环山樵《薛宝钗·雪竹》
二十二、柏府楼台衔倒影,茅茨松竹泻寒声。——王守仁《次韵陆佥宪元日春晴》
二十三、六出飞花入户时,坐看青竹变琼枝。——高骈《对雪》
二十四、竹色溪下绿,荷花镜里香。——李白《别储邕之剡中》
二十五、细读离骚还痛饮,饱看修竹何妨肉。——辛弃疾《满江红·山居即事》
二十六、湘泪浅深滋竹色,楚歌重叠怨兰丛。——李商隐《潭州》
二十七、夜深知雪重,时闻折竹声。——白居易《夜雪》
二十八、历冰霜、不变好风姿,温如玉。——陆容《满江红·咏竹》
二十九、竹怜新雨后,山爱夕阳时。——钱起《谷口书斋寄杨补阙》
三十、残雪压枝犹有桔,冻雷惊笋欲抽芽。——欧阳修《戏答元珍》
三十一、野竹分青霭,飞泉挂碧峰。——李白《访戴天山道士不遇》
三十二、旧山松竹老,阻归程。——岳飞《小重山·昨夜寒蛩不住鸣》
三十三、淇园春竹美,军宴日椎牛。——司马光《送龚章判官之卫州·新及第》
三十四、山际见来烟,竹中窥落日。——吴均《山中杂诗》
三十五、竹叶于人既无分,菊花从此不须开。——杜甫《九日五首·其一》
三十六、雪声偏傍竹,寒梦不离家。——戎昱《桂州腊夜》
三十七、西窗下,风摇翠竹,疑是故人来。——秦观《满庭芳·碧水惊秋》
三十八、无数春笋满林生,柴门密掩断行人。——杜甫《咏春笋》
三十九、秋声万户竹,寒色五陵松。——李颀《望秦川》
四十、东岩富松竹,岁暮幸同归。——王勃《送卢主簿》
四十一、蓼岸荻花中,隐映竹篱茅舍。——张昪《离亭燕·一带江山如画》
四十二、掩柴扉,谢他梅竹伴我冷书斋。——沈自晋《玉芙蓉·雨窗小咏》
四十三、淇澳春云碧,潇湘夜雨寒。——憨山德清《咏竹五首》
四十四、榴叶拥花当北户,竹根抽笋出东墙。——汤允绩《浣溪沙·燕垒雏空日正长》
四十五、烟萝翠竹,欠罗袖、为倚天寒日暮。——吴文英《绛都春·余往来清华池馆六年赋咏屡矣感昔伤今益不堪怀乃复作此解》
四十六、翠葆参差竹径成。新荷跳雨泪珠倾。——周邦彦《浣沙溪·翠葆参差竹径成》
四十七、竹树无声或有声,霏霏漠漠散还凝。——杜荀鹤《春日山中对雪有作》
四十八、日暮九疑何处?认舜祠丛竹。——文廷式《好事近·湘舟有作》
四十九、坐荫从容烦暑退,清心恍惚微香触。——陆容《满江红·咏竹》
五十、不是诚斋无月,隔一林修竹。——杨万里《好事近·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》
五十一、松竹含新秋,轩窗有余清。——崔元翰《奉和圣制中元日题奉敬寺》
五十二、新竹高于旧竹枝,全凭老干为扶持。——郑燮《新竹》
五十三、野竹交淇水,秋瓜蔓帝邱。——司马光《送云卿知卫州》
五十四、种竹淇园远致君,生平孤节负辛勤。——王汝舟《咏归堂隐鳞洞》
五十五、未成林,难望凤来栖,聊医俗。——陆容《满江红·咏竹》
五十六、独坐幽篁里,弹琴复长啸。——王维《竹里馆》
五十七、蜡炬风摇帘不下,竹影半墙如画。——项鸿祚《清平乐·池上纳凉》
五十八、青林翠竹,四时俱备。——陶弘景《答谢中书书》
五十九、先生名利比尘灰,绿竹青松手自栽。——王汝舟《咏归堂隐鳞洞》
六十、不种闲花,池亭畔、几竿修竹。——陆容《满江红·咏竹》
六十一、松竹翠萝寒,迟日江山暮。——曹组《卜算子·兰》
六十二、见碧水丹山,黄芦苦竹。——宋江《满江红·喜遇重阳》
六十三、孤灯寒照雨,湿竹暗浮烟。——司空曙《云阳馆与韩绅宿别》
六十四、奈南墙冷落,竹烟槐雨。——吴文英《惜秋华·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》
六十五、涧影见松竹,潭香闻芰荷。——孟浩然《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/浮舟过滕逸人别业》
六十六、竹深树密虫鸣处,时有微凉不是风。——杨万里《夏夜追凉》
六十七、林断山明竹隐墙。乱蝉衰草小池塘。——苏轼《鹧鸪天·林断山明竹隐墙》
六十八、绿竹含新粉,红莲落故衣。——王维《山居即事》
六十九、叶落根偏固,心虚节更高。——憨山德清《咏竹五首》
七十、野店垂杨步,荒祠苦竹丛。——范成大《寒食郊行书事》
七十一、闻说东风亦多情,被竹外、香留住。——史达祖《留春令·咏梅花》
七十二、竹疏虚槛静,松密醮坛阴。——张泌《女冠子·露花烟草》
七十三、竹竿有甘苦,我爱抱苦节。——孟郊《苦寒吟》
七十四、归来三径重扫,松竹本吾家。——叶梦得《水调歌头·秋色渐将晚》
七十五、玉树犹难伸,压倒千竿竹。——环山樵《薛宝钗·雪竹》
七十六、相呼相应湘江阔,苦竹丛深日向西。——郑谷《鹧鸪》
七十七、迸箨分苦节,轻筠抱虚心。——柳宗元《巽公院五咏·苦竹桥》
七十八、修竹畔,疏帘里。歌余尘拂扇,舞罢风掀袂。——谢逸《千秋岁·咏夏景》
七十九、庭下如积水空明,水中藻、荇交横,盖竹柏影也。——苏轼《记承天寺夜游/记承天夜游》
八十、井灶有遗处,桑竹残朽株。——陶渊明《归园田居·其四》
八十一、绿竹入幽径,青萝拂行衣。——李白《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》
八十二、夜深风竹敲秋韵。万叶千声皆是恨。——欧阳修《玉楼春·别后不知君远近》
八十三、竹树带飞岚,荇藻俱明丽。——刘道著《湘江秋晓》
八十四、上窗风动竹,月微明。——吕渭老《小重山·七夕病中》
八十五、桃花落后蚕齐浴,竹笋抽时燕便来。——朱彝尊《鸳鸯湖棹歌·一百首选二》
八十六、想翠竹、碧梧风采,旧游何处。——张宁《满江红·题碧梧翠竹送李阳春》
八十七、擢擢当轩竹,青青重岁寒。——吕太一《咏院中丛竹》
八十八、过江千尺浪,入竹万竿斜。——李峤《风》
八十九、斑竹枝,斑竹枝,泪痕点点寄相思。——刘禹锡《潇湘神·斑竹枝》
九十、凭栏久,黄芦苦竹,拟泛九江船。——周邦彦《满庭芳·夏日溧水无想山作》
九十一、竹柏皆冻死,况彼无衣民。——白居易《村居苦寒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