赞颂竹子的诗句古诗
一、竹里馆
二、薪者向我言,死没无复余。
三、碧水惊秋,黄云凝暮,败叶零乱空阶。洞房人静,斜月照徘徊。又是重阳近也,几处处,砧杵声催。西窗下,风摇翠竹,疑是故人来。
四、作者:杜甫
五、二年随骠骑,辛苦向天涯。
六、轩窗坐临江,烟影浮轻翠。
七、作者:郑燮
八、桂州腊夜
九、作者:李颀
十、鹧鸪天·林断山明竹隐墙
十一、作者:陆容
十二、鸟向檐上飞,云从窗里出。
十三、鹧鸪
十四、坐到三更尽,归仍万里赊。
十五、作者:陶渊明
十六、竹竿有甘苦,我爱抱苦节。
十七、下年再有新生者,十丈龙孙绕凤池。
十八、半夜倚乔松,不觉满衣雪。
十九、人生似幻化,终当归空无。
二十、村舍外,古城旁。杖藜徐步转斜阳。殷勤昨夜三更雨,又得浮生一日凉。
二十一、搦管坐空斋,不听声谡谡。
二十二、问华胄,名淇澳。寻苗裔,湘江曲。性孤高似柏,阿娇金屋。坐荫从容烦暑退,清心恍惚微香触。历冰霜、不变好风姿,温如玉。
二十三、作者:王维
二十四、苦寒吟
二十五、满江红·咏竹
二十六、作者:苏轼
二十七、望秦川
二十八、竹树带飞岚,荇藻俱明丽。
二十九、大雪北风催,家家贫白屋。
三十、擢擢当轩竹,青青重岁寒。
三十一、雪声偏傍竹,寒梦不离家。
三十二、更思僵卧人,岂只食无肉。
三十三、作者:吕太一
三十四、高节志凌云,不敢当滕
三十五、作者:环山樵
三十六、作者:秦观
三十七、作者:张舜民
三十八、相呼相应湘江阔,苦竹丛深日向西。
三十九、山中杂诗
四十、归园田居·其四
四十一、林断山明竹隐墙。乱蝉衰草小池塘。翻空白鸟时时见,照水红蕖细细香。
四十二、远雁下平沙,嘹亮遗凄唳。
四十三、游子乍闻征袖湿,佳人才唱翠眉低。
四十四、作者:戎昱
四十五、试携子侄辈,披榛步荒墟。
四十六、作者:孟郊
四十七、徘徊丘垄间,依依昔人居。
四十八、一世异朝市,此语真不虚。
四十九、潇湘神·斑竹枝
五十、薛宝钗·雪竹
五十一、雨昏青草湖边过,花落黄陵庙里啼。
五十二、幽怀本不穷,况当心目费。
五十三、新竹高于旧竹枝,全凭老干为扶持。
五十四、君子本虚心,甘自低头伏。
五十五、不种闲花,池亭畔、几竿修竹。相映带、一泓流水,森寒洁绿。风动仙人鸣佩遂,雨余净女添膏沐。未成林,难望凤来栖,聊医俗。
五十六、水绕陂田竹绕篱,榆钱落尽槿花稀。
五十七、渔网次第张,钓饵各呈技。
五十八、严郑公宅同咏竹
五十九、朝露流青桐,旭日光生媚。
六十、寒梅也不禁,何只君瑟缩?
六十一、秋声万户竹,寒色五陵松。客有归欤叹,凄其霜露浓。
六十二、作者:郑谷
六十三、心贞徒见赏,箨小未成竿。
六十四、雨洗娟娟净,风吹细细香。但令无剪伐,会见拂云长。
六十五、秦川朝望迥,日出正东峰。远近山河净,逶迤城阙重。
六十六、作者:吴均
六十七、作者:刘禹锡
六十八、潘生若解吟,更早生白发。
六十九、玉树犹难伸,压倒千竿竹。
七十、无复绿猗猗,何如在淇澳?
七十一、深林人不知,明月来相照。
七十二、百泉冻皆咽,我吟寒更切。
七十三、双鸥浴回波,蹴荡晴光坠。
七十四、满庭芳·碧水惊秋
七十五、夕阳牛背无人卧,带得寒鸦两两归。
七十六、寒林尽白封,奚第琅玕独。
七十七、斑竹枝,斑竹枝,泪痕点点寄相思。楚客欲听瑶瑟怨,潇湘深夜月明时。
七十八、作者:刘道著
七十九、村居
八十、久去山泽游,浪莽林野娱。
八十一、读书小窗前,不见青矗矗。
八十二、独坐幽篁里,弹琴复长啸。
八十三、苟得亦偶然,贪求本无谓。
八十四、借问采薪者,此人皆焉如?
八十五、井灶有遗处,桑竹残朽株。
八十六、淡淡横朝烟,脉脉深秋思。
八十七、鸟声有悲欢,我爱口流血。
八十八、绿竹半含箨,新梢才出墙。色侵书帙晚,阴过酒樽凉。
八十九、新竹
九十、咏院中丛竹
九十一、山际见来烟,竹中窥落日。
九十二、伤怀。增怅望,新欢易失,往事难猜。问篱边黄菊,知为谁开。谩道愁须殢酒,酒未醒、愁已先回。凭阑久,金波渐转,白露点苍苔。
九十三、晓角分残漏,孤灯落碎花。
九十四、爽气荐金风,新凉入衣袂。
九十五、暖戏烟芜锦翼齐,品流应得近山鸡。
九十六、湘江秋晓
九十七、缅怀文典可,佳画添几幅。
九十八、风帆云外来,隐见都深致。